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
一丈毯 千兩絲
中國唐代已有絲毯的記載,
詩人白居易在詩歌《紅線毯》中寫道,
“一丈毯,千兩絲”
記述了當時安徽宣州上貢朝廷的紅線絲毯的華美。
為我們帶來了被譽為“踩在腳下的軟黃金”
手工真絲地毯
因為地毯以上等的蠶絲為原料,
采用手工打結,打結密度高,
圖案多樣,結構嚴謹,
比例精當,配色和諧,
光彩華麗,質柔耐用,
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,
裝飾使用價值及收藏價值。

手工真絲地毯因為做工復雜價格也相對較高
但是當知曉其精細的制作流程
就會發現貴得有理由

1.準備原材料
春季蠶蟲是一種天然昆蟲,從差不多2毫米直徑的小圓蛋中變成不到10毫米長的小黑蟲,主要經過第一場、第二場、第三場的純天然桑樹葉精心喂養,長到40毫米左右,慢慢由黑變成白色小繭(有拇指大小),其喂養過程非常復雜。養蠶場地要在室內,用自然光,通風并進行消毒,避開閑人和一切雜味,不然成活率低,繭的質量差。

2.設計藝術創作
地毯圖案設計是制作地毯的關鍵步驟,好設計的地毯,美觀度和價值都會提升很多。設計的過程大致是,設計師將地毯圖案設計好,并制成織工們編織過程中使用的藍圖。

3.染線合股織毯
根據設計稿,將原材料的紗線染成對應顏色。傳統方法是用植物礦物染色,比如用靛藍,藏紅花,橡籽殼,飛燕草等.但現在化學染色也同時使用.一塊手工真絲地毯一般要用10至20種不同顏色的紗線。

4.工具利其器
準備耙子、小刀、剪刀等作為織毯工具。耙子主要作用是劃實緯線,小刀是為了割斷毯紗,剪刀的主要作用是地毯編織完畢后,將表面參差不齊的毛絨修的平整,當然,地毯在成形后片剪時也需要剪刀。

6.掛經
栓掛經線
經線自上而下地繞在由兩個橫梁和兩根立柱做成的架子上.把綜線纏繞在另一個橫木和經線之間,綜線能使前后經分開,以便打結和過緯.用白色絲線把底子打好后,手工打結即可開始.

7.手工打結八字扣
手工打結這個環節就是手工地毯區別與機制地毯的最最重要的環節。圖案相同的一條地毯,織工不同,織出來的感覺并不相同,高水平的織工織出來更加自然立體,原因就在于其在打結的過程中,要憑借經驗和手感對圖案進行二次微調,這也是機制地毯無法趕超手工地毯的原因所在。

8.平整地毯剪平絨頭
打結完畢之后,要進行對地毯進行平整,也簡稱平毯。平毯是將地毯毯面的絨頭剪平,通常用平毛機來完成。平毯主要是為了糾正毯面絨頭砍的不齊,毯面局部高低不平等因素。一般我們的地毯都有厚度的標準,真絲的相對羊毛的要稍薄一些,平毯也是對超過標準厚度的毯面進行切削、剪平,使絨頭厚薄一致、毯面平整光潔。

9.片剪中國首創
毯面平整后,有些地毯還需要片剪。片剪工藝是天津地毯廠于1930年左右發明的,屬于我國首創的工藝。地毯的片剪工藝就是按照圖案的設計要求,運用剪刀采取剪、片、投、琢等不同的手法和技巧,對地毯進行美化和加工,使花紋邊緣形成淺溝狀的輪廓線,由于光線的投射而達到立體浮雕的藝術效果,使花紋清晰、生動,并能糾正織毯過程中花紋不太完美的狀態。

10.修整后背火燒
這道工序簡單來說是用火燒毯背,將在編織過程中露出毯背的線頭給燒化,使毯背更加平整。我們的地毯不怕火燒,因為原材料真絲是阻燃的,羊毛的燃點也很高。

11.洗毯干凈整潔
將地毯放入盛有清洗劑的洗毯池,通過浸泡、刮、刷、排液、沖水、脫水、干燥等流程,出去油脂、塵土和污垢,使毯子整潔。洗完地毯后,需要將毯子晾曬干。

12.挽穗整理工序
地毯清洗好,將上下兩邊的毯穗挽起,并將毯面的細小瑕疵進行再次修整。這樣一條漂亮的地毯就做出來了。
真絲地毯的珍貴不管是材質還是工序上都堪稱一絕,
編織高檔掛毯的絲線細如毛發,
當織高道數絲毯時,
甚至用得上放大鏡。
由于編織時對眼睛的傷害很大,
織工很難織第二塊高道數的絲毯。
絲毯極為精致,具有富麗華美的藝術效果,
一塊真絲地毯的制作要經過圖紙設計、剿絲、染線、
配色、拉經、編織、平剪、水洗、挽穗等數十道工序。
一般300道以上的真絲地毯,
一平方英尺范圍內有9萬個手工結,
編織者一天只可以織一英尺,
所以需時很長才可以完成一幅作品,
由于生產數量少,價格昂貴,其保值功能大于羊毛地毯。


看到這些手工絲毯有大、有小、有鋪、有墊、有掛,是不是有些顛覆我們對毯的以往看法?
鋪地、飾墻、鋪家具案幾,從玄關到客廳、餐廳、臥室、茶室、書房、乃至廚房、衛生間,從使用到收藏,幾乎都能見其身影!而且因為手工打結絲毯的特有花色,喜歡玩軟裝的朋友,在家就可以好好DIY你的各個生活區間。通過你的慧眼與巧手,將地毯的顏色拆解為布藝、飾品的顏色。或將整體家裝的主用色呼應毯的主色,讓每一塊花花毯幻化出您的境界與高度。
這就是一塊手工打結真絲毯所具有的獨特內涵。